這就是最強3系 BMW 330i M運動曜夜套裝賽道體驗
在周一的早上,開一輛BMW全新3系下賽道玩耍,真的是件幸福的事。特別是這輛3系的身份與眾不同,BMW 330i M運動曜夜套裝:2.0T發(fā)動機調出了190kW、400N·m的驚人數(shù)據,后驅布局保持了可玩性,標準軸距則讓車身比例以及前后配重比達到最佳,更不用說全車極富動感的黑色M運動套件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款被車迷們推崇的“最強3系”究竟表現(xiàn)如何。
網友們常和BMW 330i放在一起比較的是奔馳C 300運動版,同樣都是標準軸距前置后驅布局轎車,也都搭載了2.0T四缸高功率版發(fā)動機。從上面的參數(shù)對比可以看到,兩者動力輸出參數(shù)十分接近,而BMW 330i上搭載的這臺B48TU發(fā)動機擁有更強的扭矩輸出和較好的燃油經濟性。
要說起全新3系上這臺B48TU發(fā)動機的升級之處,可能需要單獨另開一篇稿件,這里簡單介紹幾個重點。發(fā)動機的進化無非是兩個方向,其中之一是高效化,另一個是輕量化。在提高效率方面,這款發(fā)動機采用了350Bar高壓噴油系統(tǒng)、第四代Valvetronic電子氣門技術和分段式熱管理系統(tǒng),其中電子節(jié)氣門可以從0.2mm到9.9mm無級變化,精準控制發(fā)動機進氣。輕量化方面,這款發(fā)動機相比前款整體減重了8kg,其中曲軸減重1kg,進一步優(yōu)化運轉慣性。
分段式熱管理系統(tǒng),讓發(fā)動機的熱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進入工況溫度更快,有助于節(jié)約燃油,也能讓我們更早地享受到空調暖風。事實上,在本次試駕中我們就是直接在冷車狀態(tài)下啟動后駛入賽道。
全新3系底盤部分的特征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大量采用了鋁合金材質,目的是降低車輛簧下質量,提升操控靈敏性;其次是配備了全新HRS液壓回彈限制器,這種新型減震器的筒身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筒身負責正常回彈,而當回彈范圍超過17mm之后,會進入半徑可變的筒身之內,形成更強的減震阻尼,吸收顛簸路面?zhèn)鲗淼恼饎?,并且在加速時抑制車輛抬頭現(xiàn)象。
日常駕駛中其實很難感受到325和330動力方面的差異,而來到賽道之中就有所不同了,在北京金港賽道上浪了10圈之后,必須承認我還是開得保守了,這輛車的極限超出了我對于BMW 3系的期待。BMW 330i相比325i多出來的55kW和100N·m,在直線加速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北京金港賽道這條400米的直道上,尾速可以達到150km/h以上。同時不得不表揚一下BMW全新3系的熱管理系統(tǒng),連續(xù)10圈的激烈駕駛,制動系統(tǒng)依舊表現(xiàn)穩(wěn)健,發(fā)動機油溫也沒有什么異常。
8速運動型手自一體變速箱口碑一直不錯,能為用戶帶來截然不同的駕駛感受:ECO模式下支持悄無聲息的滑行,SPORT PLUS模式中頂住油門全力加速,每次升擋轉速指針都逼近紅線。配合換擋撥片可以享受到手動擋車型那種直接的動力傳導,而即使用D擋也完全不用擔心變速箱會拖你的后腿,出彎時那一腳油早已有合適的擋位準備好了,對于初級賽道玩家來說友好度很高。
HRS減震器的作用非常明顯,即使在U型彎道中的橫向G值已經讓我的身體在座椅上滑動,但車身依舊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側傾。這個時候你需要借助粗壯飽滿的方向盤來保持駕駛信心和身體姿態(tài),但我還是不由得有些懷念上一代車型上提供的可調節(jié)側翼的M運動型座椅。
轉向系統(tǒng)的阻尼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過于沉穩(wěn),這也是新一代BMW 3系的特點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控的敏捷度,而于此同時,精準的指向性依舊值得稱贊,就拿這次賽道體驗來說,入彎干凈利落,出彎車頭方向清晰明了,真正做到了車隨心動。
回到上文的那個問題:多花的5萬塊值不值?我想如果你只是熱愛BMW獨有的駕控感受,那BMW 325i/Li也足夠滿足需要了,更何況我看到不少車友在325i的基礎上進行改裝,也能獲得不錯的性能參數(shù)。為什么選擇330i?它適合那些對于性能和操控都有更高追求的玩家,他們心里的終極座駕肯定是M系列,由于預算或是使用需求,這臺BMW 330i M運動曜夜套裝是個理想和理性之間最佳的平衡點。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