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國產化簽約 東風日產前景解析
2012年5月28日,東風汽車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就英菲尼迪國產一事在湖北省襄陽市正式簽約,2014年英菲尼迪車型將在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襄樊工廠投產。襄陽工廠將投資20億,產能擴至25萬臺。早在去年日產就已經確定將英菲尼迪全球總部將落戶香港,負責英菲尼迪的全球市場營銷、傳播和其他企業(yè)功能,成為日本橫濱總部的重要補充。目前英菲尼迪在“中環(huán)(Central)”設立的總部已經在5月22日正式運營。同樣是在5月,英菲尼迪宣布中國市場營銷與產品規(guī)劃部門完成全新的人事調整,先行一步為英菲尼迪國產準備。
日產一系列的改變,表明日產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英菲尼迪的國產化之路也正式拉開了序幕。不過當前中國豪車市場激烈的競爭與復雜的環(huán)境,讓英菲尼迪的國產之路并不平坦,擺在東風日產面前問題也是困難重重。
● 先期國產車型很重要 硬碰硬很吃虧
英菲尼迪在2014年國產后,將會投產兩款車型。盡管官方沒有披露是哪兩款車型,但是根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國產后的首款車型很可能是即將上市的英菲尼迪M系長軸距版。長軸距車型本身就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所研發(fā),所以先國產也是理所應當?shù)氖虑椤?/p>
英菲尼迪M加長版
但是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先期國產英菲尼迪G,顯然要比國產英菲尼迪ML更有競爭力。與德系豪華品牌相比,英菲尼迪有兩款轎車與之相對應,分別是中級車英菲尼迪G級和即將上市的中大級車英菲尼迪ML級,在目前國內的中大級車市場,奧迪A6L和寶馬5系牢牢的把握著市場,即便是銷量不佳的奔馳E,在目前大幅優(yōu)惠刺激下也在噬食這塊蛋糕。在這個級別車型中英菲尼迪ML在沒有很好的品牌積淀的情況下,可以說是毫無切入點可言。
相反先期國產價格較低的英菲尼迪G,利用高性能、低價格和免費保養(yǎng)的優(yōu)勢,強占寶馬3、奧迪A4L等車型的中級車市場還是相對容易的,畢竟在這個級別市場還是處于群雄逐鹿的狀態(tài),英菲尼迪把握好大空間、小排量的中國生存法則,相對來說成功要更容易一些。
英菲尼迪EX
另外一款國產車型則很有可能是英菲尼迪的入門級SUV車型EX,對于中國市場的SUV大熱英菲尼迪也早有預知,只是英菲尼迪這款入門級的車型也要在50萬以上,未來即便國產,也很難與現(xiàn)在實際市場價才30多萬的國產奔馳GLK相抗衡。反觀雷克薩斯,今年新推出了CT系列,主打高端環(huán)保精品小車,卻收到不錯的市場表現(xiàn),雷克薩斯另辟蹊徑車型規(guī)劃,也是值得未來國產的英菲尼迪學習的地方。
● 服務網(wǎng)絡太少 未來難以應對市場需求
目前英菲尼迪在北京、上海各有三家4S店,在北京還有一家體驗中心,全國僅有不足60家服務網(wǎng)絡,對于在中國市場的英菲尼迪,這樣的經銷商網(wǎng)絡很難滿足市場需求,想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必須加強銷售服務網(wǎng)絡,尤其是一線及全國重點城市。好在英菲尼迪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日產執(zhí)行副總裁兼英菲尼迪全球業(yè)務負責人Andy Palmer曾表示,“明年將有超過100家的英菲尼迪經銷商開張”。
● 德系豪車格局已形成多年 突圍困難重重
雖然銷量逐年增長,但是競爭壓力也在增長
去年英菲尼迪在華銷量達到2萬臺,相關人士曾表示,“2012-2016英菲尼迪將會快速擴充在中國市場的豪華車占有率,2016年將達到10萬臺的銷售目標。”但在目前中國豪華車市場上,德系品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奧迪、寶馬、奔馳這三系三大豪華品牌的銷量已占到豪華車市場總量85%左右,僅奔馳在2012年第一季度銷量就已經超過5萬臺,更不要說銷量更高的奧迪、寶馬了。
國人對這德系豪華品牌固有的認知已形成多年,并且這三大德系品牌也已國產化多年,作為一個品牌積淀和市場發(fā)展都相對弱勢的豪華車品牌,英菲尼迪要從德國人手中搶到中國龐大消費群,難度可想而知。
● 正確的開始比事后調整更為關鍵
作為第一個國產化的日系豪華品牌,我們不否認,對于英菲尼迪這個品牌國產后為日產還是為消費者帶來的好處,但是擺在東風日產面前的這些問題與困難,還是需要產品經營者更多的去思考。畢竟從準備到最終落地生產至少還有兩年時間。中國多變的車市,在兩年后會是什么樣子,誰都無法預知。目前英菲尼迪與的德系豪華品牌還是有很大差距,所以一個正確的開始比事后精心去調整更為關鍵。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