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南方網(wǎng)
得知廣州有奧迪TT試駕,我第一時間聯(lián)絡了提供車輛的錦德汽車貿(mào)易公司,約定第二天早上10時試車。第二天早上,廣州上空彌漫著一層霧。我生怕會對試車造成影響,幸虧在陽光照射之下霧很快散去。9:30我就到了,看見門外一輛敞篷Audi TT Roadster quattro 1.8t,一看輪胎和胎ling,便知道這就是我待會要試駕的那臺。在眾多DX的操練之下,該TT的四只“腳”經(jīng)已滿目倉夷。唉,我來遲了。先照幾張相再說。咦?前幾天的一輛ABT改裝的TT版不見了!那可是具有350匹馬力的機器啊。
好!閑話休提,很快我就坐進TT的駕駛室內(nèi)。一陣膠味——基本上新車都有這種味道。稍微粗了點的A柱和后視鏡有些阻礙,真皮座位硬得來很貼身,非常舒服,全車質(zhì)感一流。
試車員發(fā)動了這臺具有225匹馬力TT,我坐在里邊幾乎感覺不到絲毫震動,空調(diào)的冷風拂面而來,就連腳部也有微風吹著。但是引擎聲音還是稍微大了些——敞篷車嘛。很快,試車員就把車交給了我。作為一輛跑車,TT的換檔行程稍長,檔位距離手部也有點遠。也許因為我個子小吧。但無疑更適合身材高大的人士(也許德國人身材比較高大)。
第一次試駕我就開上了兩段直路??上В瑑啥沃甭分虚g有個紅燈位,時不時要留意周圍的人和車。有一段直路我上了5檔,渦輪剛剛發(fā)揮效用,便又到頭!不爽!路面很平,但每隔數(shù)十米便有一沙井蓋。但對行車影響不大,只不過感官上有些突兀。車子貼地性能極佳??上ales只選擇了兩條回形針般的直路,我只好在每次掉頭時盡量感受TT的懸掛和輪胎的抓地力。在一次出彎的時候,我總算抓住機會來一個重踏油門,貼背感隨之而來,但卻不算很強,發(fā)動機也發(fā)出由低而高的轟鳴??上?,渦輪遲滯還是影響了TT的加速反應?;叵胱匀晃鼩獾霓I跑車,油門遠比TT直接。
幾個輪回,大直路終于無車無人。幾個痛快的換檔,車子已經(jīng)上到150,正想繼續(xù)得時候,又將掉頭!只好輕踏剎車。
唉。雖則如此,但我對TT還是有了初步印象。綜合如下:
一:車身扎實,手感很好,操控一流,抓地平穩(wěn),轉(zhuǎn)向精確,巡跡性好,懸掛偏硬。
二,加速尚算凌厲,但是渦輪遲滯比較明顯,油門線性加速差距較大。
三,噪音稍微大了些。低速時的引擎聲和高速時呼呼風聲都可以感覺得到。但是作為敞篷車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該試車員表演了。這位受過德國高手指點的老兄一出場即試圖榨出Turbo的力道——不聽到Turbo啟動的轟鳴聲便絕不換檔。有幾次轉(zhuǎn)速表快要到頭,才進入下一檔。0-100公里/時加速需時5秒多的TT,這位只比它慢一秒。跑車的轟鳴聲在他的操作之下更顯雄壯。原來TT可以這樣開。我埋怨自己太小家起來。幾番輪回之后,又輪到我上場。這次我可沒有幫他們省油!一于把引擎轉(zhuǎn)速推得更高再換檔。試了數(shù)回,不禁越開越順,對TT愛不惜手起來。只可惜,路上的人和車偏偏又多了起來。幾個輪回,試車員的手機響起,也該把車還回去了。就這樣,這次試駕在意猶未盡之下結(jié)束了。雖然如此,我還是覺得TT是一部頗好玩且值得買的小跑車。整個試駕過程之中,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P發(fā)揮了很好的功力,而四輪驅(qū)動Quattro更保證了一流操控。
回來以后,跟一位曾經(jīng)極限試駕TT的老友聊開,據(jù)他說,TT原裝輪胎極限較低,高速過彎時便“慘叫連天”,渦輪遲滯“很厲害”。而試車員則認為,TT比起多數(shù)日本跑車“很不錯”。或許這也正是大多數(shù)玩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