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蓮花高層“落馬”揭示內部三大問題

近日,原青年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執(zhí)行總經理崔巍因涉嫌違法犯罪被金華市公安機關刑事拘留。青年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對外的官方態(tài)度是“崔巍利欲熏心,利用經銷商仰慕蓮花品牌,急于想成為授權經銷商的迫切心理,向他們索要巨額的所謂“信息費”,放入自己的腰包”。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簡單,據知情人士透露,“信息費”只是一個導火線而已,并且青年蓮花的經銷商招募工作其實并不那么順利,急于成為授權經銷商的問題從現(xiàn)實的狀況來看有些“夸張”的成分。

1、經銷商招募工作進程并不理想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青年蓮花有分布8個大區(qū)48家的經銷商,其中一部分為銷售展廳而非4S店。在北京、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青年蓮花的經銷商招募工作并不理想,其中在上海還沒有經銷商的加盟,這樣的狀況很像高端的豪華車而不是像蓮花競速這樣的經濟型車,雖然也是進口車,但價格決定著它的身份地位。

而在蓮花經銷商招募之初,和記者相熟的一家汽車經銷商曾將自己的一個展廳改造,準備申請蓮花競速的代理權,然后在經歷一系列的談判之后,最終放棄了申請。據他介紹,除了對新車沒有把握之外,更多地是對廠家沒有信心,因為它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他無法預知競速要單打獨斗多久才能迎來“伙伴”,因此只有選擇放棄。他的話最終在市場的現(xiàn)實面前得到了證實,新車競速上市即遭遇不能上牌的尷尬,這恰恰是廠家工作的失誤,最終的結果是讓經銷商來買單。

2、首款新車-競速上市 即遇不能上牌的尷尬局面

青年蓮花轎車-競速

青年蓮花首款新車競速于1月9日正式宣布上市,就在蓮花競速于北京上市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公安部交通管理局3月份下發(fā)了一份《對進口機動車車輛識別代號(VIN)實施入境驗證管理的公告》,根據該《公告》的要求,3月1日前進口車型的車輛識別代號(VIN)的第九位數字需要進行變更,導致競速一大批前期進口的車型暫時無法上牌,這種“無法上牌”的狀況一直到6月份才有所改變。

在此期間,競速訂單急速流失,誰也不愿意購買一款無法上牌的車輛。競速好不容易挺到6月可以上牌時,又遭遇了地震等一系列自然災害帶來的車市低谷期。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競速年度3萬輛的銷量目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因此就出現(xiàn)了上市不久即現(xiàn)大幅優(yōu)惠的狀況,這也是經銷商的無奈之舉。

3、急于推出產品 與伊朗工業(yè)集團的牽手無疾而終

產自伊朗薩曼德的206

早在與英國蓮花工程的合作項目之前,青年就已經與伊朗IKCO集團接觸,計劃與其合作生產車型,青年內部將這個轎車項目稱作青年“靈駒”汽車,最初考慮引進的車型為IKCO集團的自有品牌薩曼德。然而,這個從2006年前就開始接洽的項目現(xiàn)在卻已經擱淺。

究其原因則是青年蓮花急切希望推出新車型,以期待能在蓬勃發(fā)展的中國汽車特別是乘用車市場分一杯羹,而伊朗方面則考慮的更多,首當其沖的是國產化問題。青年汽車顯然已經急不可待,最終選擇牽手馬來西亞寶騰汽車,競速也采用了能最快速上市的進口方面引入,而正因為這樣的盲目上市,最終出現(xiàn)了不能上牌的尷尬。可以說,與其說是與伊朗工業(yè)集團無緣合作,倒不如說是青年汽車急功近利的一種表現(xiàn)而已。

可以說,崔巍的問題雖然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青年汽車管理存在漏洞,最終導致其收取“信息費”。而實際來看,青年汽車所存在不只是的管理方面問題,產品、合作、經銷商等一系列問題都等著它去解決。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意見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