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勝奧迪,林肯Z的這波操作,讓奧迪A4L敗了!
古代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典故,就是有人對賣這兩種商品的人發(fā)出疑問:用你號稱最鋒利的矛去攻擊最堅硬的盾,結果會怎么樣呢?這是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哲學問題,有些無解。但是汽車市場中真的正在發(fā)生這樣的事情,而且結果很有意思。
我們知道奧迪一直是豪華車中”科技“的代名詞,可以說在”科技“這個領域,面對同級競品,它就是最堅固的盾,而近期上市的林肯Z卻做了一回最鋒利的矛,用奧迪最擅長的科技感去挑戰(zhàn)同級的奧迪A4L,而且出乎意料的是,林肯Z在科技感方面要明顯更勝一籌。
后浪推前浪,林肯Z比A4L更有年輕的資本
其實對比兩款車型的上市時間節(jié)點,就可以推斷出兩款車型再產品上的差距。奧迪A4L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處于這代產品的生命末期了,本身上市將近6年,雖然中期改款前臉換上了最新的家族化造型,時尚感有所提升,但看看熟悉的車身線條和寫滿上一代設計語言的內飾,還是難掩歲月感,尤其是家族其它車相繼換上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座艙,這種反差感更加明顯。
林肯Z屬于剛剛上市的全新產品,而且它是在國內新勢力競爭最為激烈的當下誕生的,要知道,新勢力在科技感上的裝備競賽要遠比傳統(tǒng)豪華車企更加大膽。林肯Z作為一款燃油車,在上市前的官圖爆出時,很多人包括專業(yè)的汽車媒體都誤認為這也是一款智能電動產品,可見其科技智能化程度之高。所以林肯Z出生在以科技致勝的新時代,它這個后浪顯然擁有更加年輕的資本。
智能燈語對上矩陣式大燈,外觀科技感已現“代溝”
正如上文提到的,奧迪作為以往“科技感”的代名詞,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其大燈組的設計和技術含量,“燈廠”之名也是這么來的。歷經中期改款的奧迪A4L,雖然換上了最新的家族化前臉,擁有更大的六邊形中網和科技感更濃的矩陣式大燈,但是整體卻并沒有給人很足的新鮮感,其原因無非是受整體的造型比例所限制,矩陣式大燈也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玩意。
在經過無數新勢力車型的洗禮后,如今的人們對科技感的追求,早已有了更多的幻想和渴望。從這一點上來看,林肯Z的設計顯然是成功的,相對傳統(tǒng)豪華的固步自封,它的設計無疑是超前的,而放在一眾高端新勢力車型中,它也能“以假亂真”,這就是我認為它的成功之處。
最能體現這兩款車在外觀設計感上有“代溝”的地方,我認為有三點最具代表性。第一是車身尺寸和造型特色,林肯Z的車身尺寸達到了4982*1865*1485mm,軸距為2930mm,而奧迪A4L的三圍尺寸是4858*1847*1411mm,軸距為2908mm,可以說無論是車身尺寸,還是軸距,林肯Z都是有著絕對的優(yōu)勢,畢竟這個尺寸已經十分接近更高級別的豪華中大型轎車,如此對比看來奧迪A4L中的“L”有些名不副實。
更大的尺寸和軸距除了帶來更好的車內空間外,對車輛的視覺也有很大的影響,單單“車寬”這一項就左右著車輛的高級感和運動感,另外林肯Z在大尺寸的情況下還采用了溜背轎跑的設計,搭配更寬的車身,整體的年輕運動氣質明顯更強,這也是造型特點的超前。
第二個是外觀中的細節(jié)設計,林肯Z之所以看上去像一款高端新勢力車型,除了前面提到的大尺寸轎跑車的造型外,它的前中網看上去也像是封閉式的造型,而且門把手也采用隱藏式的設計,這些都是它給人錯覺的地方所在。
最后一個地方就是燈光的差異,林肯Z除了采用家族化的貫穿一體式尾燈外,還首次采用了貫穿一體式前大燈,視覺科技感更加強烈的同時,它還將智能化時代的“燈語”系統(tǒng)加入其中,當你拿著鑰匙走近車輛,車輛的大燈包括林肯星輝logo會動態(tài)緩緩點亮,用一種儀式感去迎合你,給你滿滿的尊貴感。
貫穿式尾燈更是采用了“Supper Red超紅”設計,搭配燈體的熏黑處理,精致感更加強烈,而且它還擁有三種不同的“燈語”可以選擇。
科技感爆炸,舒適性拉滿,林肯Z卷的不只是A4L
當過去的輝煌已不再,當身邊的人都邁向了新時代,只剩下我在原地獨自神傷。我想把這句話送給奧迪A4L應該在合適不過了,尤其是看完它與林肯Z的內飾對比,這種惋惜之感更加強烈。
曾幾何時,全液晶儀表盤、懸浮式中控屏、電子檔桿都是奧迪A4L以科技感自居的有力武器,但無奈市場的變換節(jié)奏不可能永遠在你的頻率里面,如今的汽車市場真的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尤其是在新勢力的攪局下,你只有更快地拿出新的東西,大家才關注你,進而認可你。中期改款外觀拉拉皮,內飾幾乎是原封不動,是奧迪這類傳統(tǒng)豪華品牌慣用的手法,所以奧迪A4L六年前的內飾雖然看得過去,還是避免不了濃濃的年代感。
在汽車設計這快速發(fā)展的五六年里,林肯Z顯然有著后到的優(yōu)勢。從A4L車上進入林肯Z的車內,你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感覺就好像你在電影院,從一場普通的敘事片轉場到一個特效爆炸的科幻片。
12.3英寸全數字儀表與 27英寸貫穿式全景屏組成的“超大連屏”,機具視覺沖擊感,而且擁有超高的屏幕分辨率,搭配下方精致的琴鍵式換擋按鈕和Lincoln Touch智控面板,既具備時下流行的極簡科技感,又不失豪華車應有的精致感。
全新設計的方向盤也采用了智控方向盤,無按鍵數字背光的設計也很“數碼”。此外,3區(qū)128色動態(tài)氛圍燈也屬于是業(yè)內首創(chuàng),該車的儀表臺、車門與地板三區(qū)的燈光可以獨立設置,而且動靜態(tài)模式自定義切換,多變色彩任意選擇,其中配合音樂律動模式可以動態(tài)變化,豪華氛圍絲毫不輸全新奔馳C。相較之下,奧迪30色固定氛圍就顯得很平淡。
在豪華車擅長的舒適性方面,奧迪A4L用過去的眼光來看尚可,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會覺得不值,比如同樣都是頂配,奧迪A4L在售價高出好幾萬的情況下,不僅沒有方向盤加熱,座椅通風、主動降噪、隔音玻璃等舒適性配置都沒有。
而林肯Z不僅都具備,有著更為出色的車內靜謐性,而且像座椅加熱、通風,方向盤加熱還都能通過手機APP遠程開啟,在極端季節(jié)里相當實用。另外,林肯標志性的新風系統(tǒng)和香氛氛系統(tǒng)在這款車上同樣配備,豪華感受可以說直接給你拉滿。
智能化方面,奧迪A4L搭載的奧迪MMI系統(tǒng)雖然有做一些本土化的優(yōu)化,比如增加了在線音樂等功能,但是在智能語音的識別率和覆蓋范圍都不算出色,還是比較保守,這其實也是底層電子架構系統(tǒng)決定的,畢竟它本身不是奧迪最新的產品。
林肯Z幾乎復刻了新勢力有的功能和體驗,它搭載了林肯星云® 人機交互界面,它包含智能語音助理、卡片式交互設計、協(xié)作及分屏智能操作模式。使用它你就像在操作一款ipad,而且可以主副分屏模式,各種在線影音娛樂、在線導航、智能形成等等也都可以在上面完成。這套車機系統(tǒng)還支持刷臉登錄,真的很“蘋果”,登錄后車輛的座椅位置等會自動調整至你的偏好設置,再加上手機藍牙鑰匙以及整車固件升級,比智能,同級別還真的沒有對手。
全系2.0T高動力,這是美系比德系的厚道之處
德系車向來注重駕控,但是為了以價格換市場,奧迪A4L目前主銷都是190馬力的2.0T低功率版本車型,與之匹配的是7擋雙離合變速器,零百加速8秒出頭,甚至不如一些合資B級車,唯一在售的高功率版本目前只有一款,而且官方指導價接近40萬。
而林肯Z全系標配2.0T高功率發(fā)動機,匹配的是8速自動變速箱,起售價僅僅25萬出頭。這款發(fā)動機可以爆發(fā)246匹最大馬力與376牛·米峰值扭矩,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也僅為6.8秒,而且整個加速過程非常平順,是一種偏舒適的調教。至于智能輔助駕駛方面,林肯Z也達到了主流的L2+級別,其自研的ActiveGlide半自動駕駛系統(tǒng),甚至允許駕駛員在特定的道路上手扶方向盤,讓車輛自動駕駛,其智能化水平可以說相當高了,而奧迪A4L連并線輔助都是需要選裝的,更別提多少級別的自動駕駛了。
林肯Z琴鍵式換擋
寫在最后:
我相信如果奧迪A4L現在換代,它在很多方面可能都仍然不及林肯Z,因為林肯Z真的是在目前豪華品牌中,甚至是高端新勢力產品中,都算得上是設計比較超前的一款產品,尤其是在科技智能化方面,它的前瞻性和大膽都讓我對林肯這個老牌傳統(tǒng)品牌有了新的看法。我想這種特質不就是這個品牌在百年歷史長河中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嗎?至于林肯Z與奧迪A4L怎么選,我想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